​高血脂不能吃馬鈴薯?醫生提醒:還有兩種「素食」也要少吃 不然易堵塞血管導致「心梗或腦梗」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血管健康狀況會在所難免地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高血脂了。高血脂雖然在出現初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對病人的血管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說,高血脂是一種必須引起患者注意的疾病。


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控制飲食是控制血脂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很多人對控制飲食的認知上,卻僅僅停留在要少吃肉這件事上。實際上,在飲食的過程中,還有幾種素食,也是高血脂應該儘可能避而遠之的。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高血脂這種疾病,以及如何控制它。


Advertisements

一、高血脂為何會出現,它又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傷害?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清楚如何控制高血脂,我們首先需要對高血脂這種疾病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大家需要知道高血脂為何會出現,並且明白高血脂可能會對人的身體造成怎麼樣的傷害。


Advertisements

導致高血脂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但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高血脂患者是因為對脂肪的代謝能力下降而出現的高血脂;而另一類高血脂患者則是因為攝入了太多的脂類物質而得了高血脂。


我們首先說一說可能會導致人體對脂肪代謝能力下降的原因。

首先,最常見的是遺傳因素。高血脂是一種遺傳傾向非常明顯的疾病直系親屬中有高血脂的人患高血脂的概率要遠大於普通人。而且遺傳因素導致的高血脂比較難以控制。


其次,一些內分泌疾病也可能會導致人體對脂類物質的代謝能力下降,進而引起高血脂的發生。比如甲減,甲減也叫做甲狀腺功能衰退,是一種甲狀腺功能異常引起的內分泌疾病。甲減患者的甲狀腺激素分泌會下降,因此他們對脂類物質的代謝能力也會下降,進而引起高血脂的出現。

Advertisements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常見的,可能導致患者對脂類物質代謝能力下降的因素,那就是缺乏鍛煉。鍛煉可以很好地提升人體的代謝水平,其中就包括脂類物質的代謝。如果長期缺乏鍛煉,人體攝入的脂類物質高於代謝掉的脂類物質,就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高血脂這樣的疾病。


Advertisements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可能會導致患者攝入脂類物質過多的因素。

最主要,最常見的因素就是飲食習慣不健康。有些飲食習慣,比如高脂肪、高熱量等,都可能會導致人體攝入的脂類物質過多,進而引發患者的高血脂。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說是絕大多數高血脂患者得病的原因,所以它也是控制高血脂的一個關鍵點。


Advertisements

如果患者的肝臟功能出現異常,也可能會導致患者攝入的脂類物質過多。人身體中的脂肪有兩類,一類是從飲食中攝入的,這類脂類物質是外源性的脂類物質;而另一類則是肝臟合成的,這類脂類物質被稱為內源性脂類物質。


如果患者肝臟功能出現了異常,可能會導致肝臟對脂類物質的合成量上升,使得患者身體內內源性脂類物質含量上升。這也是一種引發高血脂的途徑。


知道高血脂是如何出現的,有利於幫助我們明白高血脂應該如何控制;而了解高血脂可能會導致的健康問題,則有利於幫助我們認識到控制高血脂的必要性。


Advertisements

單位體積血液可以運輸的脂類物質的量是有限的。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會有一部分脂類物質從血液中分離出來,沉積在血管內壁之中。這些沉積在血管內壁中的脂類物質被稱為斑塊。


這些斑塊對身體會產生兩種危害。首先,如果不對血脂進行有效的控制,這些斑塊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大,最終甚至會導致血管堵塞。血液無法正常流通的時候,可能會導致一些嚴重的疾病出現,如:心梗或者是腦梗。這些疾病都是可以輕易地奪走患者生命的。


Advertisements

而且這些斑塊未必是牢固地附著在血管內壁上的。有些時候,在血液沖刷之下,這些斑塊會從血管內壁上脫落下。這些脫落的斑塊會像血栓一樣,在血管中隨著血液四處流動。一旦流經血管狹窄處,這些斑塊就會堵住血管,造成疾病的發生。


因此,高血脂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現自己有高血脂,一定要及時地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如果對高血脂坐視不管,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的出現。


二、控制高血脂,竟然要遠離這幾種素食。

因為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高血脂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高血脂有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巨大傷害、所以說很多高血脂患者都在嘗試通過控制飲食來控制高血脂的發展和惡化。但是很多朋友對控制飲食的概念還停留在不吃肉上,實際上有幾種素食,如果經常食用,也可能會導致患者的血脂失去控制。


1.首先我們要說的是馬鈴薯。

馬鈴薯這種食物很容易讓人產生飽腹感,而且很容易進行烹飪,所以很多朋友都喜歡食用馬鈴薯。但是也許令大家都想不到的是,作為一種素食,馬鈴薯竟然是一種可能導致高血脂發展和惡化的食物。


和別的蔬菜相比,馬鈴薯中的碳水含量非常的高。碳水化合物在被人體吸收的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會導致人體中甘油三酯含量的上升,進而引起高血脂的發生。


而且在我國的傳統烹飪方法中,馬鈴薯往往不會採用比較清淡的烹飪方法,無論是煎還是炸,都會使得這種食物的熱量進一步提高,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和別的蔬菜相比,馬鈴薯是一種淺色的蔬菜,這意味著馬鈴薯中胡蘿蔔素的含量非常的低。胡蘿蔔素是一種抗氧化劑,當人體中缺乏抗氧化劑的時候,人體中的脂類物質就會因為氧化,而被免疫系統攻擊,加快這些脂類物質的沉積速度。所以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說,馬鈴薯並不是一種理想的食物。


2.茄子

茄子也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蔬菜,茄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適合大部分人食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茄子並不適合那些高血脂患者來食用。


因為茄子的內部結構非常特殊,茄子的內部多孔而蓬鬆。在加熱了之後,茄子在收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油脂。而食用茄子的人在攝入量這些油脂之後,會有很大的可能性導致人體攝入的脂肪過多,進而引起高血脂的發生。


3.花生

除了茄子,和馬鈴薯,還有一種常見的素食可能會導致血脂失控,這種食物就是花生。花生雖然個頭小,但是脂肪含量可不低,花生中的脂肪含量可以高達其營養物質總量的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間。


一般來說,一個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食用的花生米的數量不應該超過16粒。但是大部分人在進食花生的時候,並不能做到將自己每天食用花生的量控制到這個範圍以內。


而且花生的烹飪方法往往也離不開煎、炸等手段。這些烹飪方法往往會使油脂含量本來就非常高的花生變得更加不健康,尤其是對那些高血脂患者來說,食用花生對他們控制血脂是非常不利的。



慎重地選擇食材只是控制飲食的一部分;而控制飲食則只是控制血脂的多種手段之一。要想有效地控制血脂,需要同時採取多種手段,而不能僅僅依靠控制飲食。


三、高血脂患者要想控制血脂,還可以採用那些方法?

高血脂是一種慢性疾病,這種病的控制是一個漫長而且複雜的過程,需要患者採取多種手段,共同作用才可能有效的控制高血脂的發展或者是惡化。高血脂患者可以在生活中通過以下幾種方法控制高血脂。


1.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這裡的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但不限於選擇合適的食物種類。除了要杜絕那些可能會導致血脂升高的食物,如肥肉、馬鈴薯、花生、茄子等,還要注意飲食的總量。

除此之外,高血脂患者還應該注意飲食的均衡。很多維生素在控制血脂的過程之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維生素C,這種維生素可以影響人體對脂類物質的代謝能力。我們常見的青椒、番茄、橙子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對控制高血脂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要注意保持一定的鍛煉量。

我們在上文的介紹之中說過,缺乏鍛煉是導致人體對脂類物質代謝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保持充足的體育鍛煉對控制血脂來說,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鍛煉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強度太低的鍛煉可能無法起到控制身體中脂類物質的作用,而強度過高的鍛煉則可能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3.可以再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藥物來控制高血脂。

藥物是控制高血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對於高血脂比較嚴重,急需控制對患者來說,服用藥物來治療高血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但是目前市場上用於治療高血脂的藥物太多了,光是經典的他汀類藥物就有七種。這些藥物都有著不同的特點,適合不同的患者。而各位患者的身體條件、病情也都不同。所以說選擇藥物對患者的治療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個複雜的任務應該交給更加專業的醫生來解決,這樣才更有助於患者們選擇出更適合自己的藥物。


除了選擇正確的藥物之外,患者在服藥的過程中還應該按照醫生的醫囑進行,不可以私自改變服藥的劑量、頻率等。俗話說:「是要三分毒」,有些患者在服藥的過程中會擔心劑量不夠,私自增加服藥的劑量,這種行為是十分危險的,這可能會導致患者受到藥物不良反應以及副作用的影響。


結語:

高血脂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一旦發現自己的血脂異常,絕對不能坐視不管。治療和控制高血脂,控制飲食很重要;控制飲食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某些「素食」也是對患者控制血脂有著不利的影響的。

治療高血脂是一場持久戰,以上幾種手段都可以在控制高血脂的過程中發揮出一定的作用。但是並不是說,可以控制高血脂的方法只有以上幾種。大家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控制血脂的方法。


每天6000步「走垮」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但醫生提醒:記住3要點,不要瞎走

「一起吃飯,不如一起出汗」日漸盛行,

走路這種最實惠的養生法,已經成了健康生活的象徵。

「走路」這件邁開腿就能做的簡單事,

它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研究證明,走路能夠為骨骼、肌肉和關節提供很多的益處。 

然而,走得多不代表就越好。 

 

  

6000步可以降壓, 讓血管運動起來。 

高血壓帶來的腦出血和猝死、心肌梗塞是很恐怖的。 

對於高血壓症,除了正規服用藥物以外,

堅持有規律的健身走是治療高血壓的最佳方式。 

一位50歲的工程師,由於他長期從事腦力勞動,

缺乏體育鍛煉,體質很差,患有多種慢性病。 

有十幾年的高血壓病史,長年吃藥打針,一年中要全休一百多天。 

 

趙之心瞭解了他的情況後,建議他每天堅持30分鐘步行。 

4年後,他找到趙之心說,他血壓控制住了,

而且心動過速現象也消失了,體質也增強了。 

他說自己還能再做幾年工作呢! 

 

  

高血壓病人在參加行走這項運動時,應注意:  

1. 行走時應腳掌著地,挺起胸,步速應以中速為宜。

2. 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

3. 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 

在行走時,血壓會稍有上升,開始時一定要慢走,

其速度約為全力走時的40%~50%。

用30~45分鐘的時間走

2~3公裡的路程比較合適。 

行走的強度以達到汗液似非出為標準。 

 

6000步可以降脂, 讓血液變乾淨 

「走路」是維護人體內血脂代謝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吃藥還管用! 

每天6000步對降血脂有很大影響,

能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加速脂質的運轉、分解和排洩。

趙之心一個朋友資產過百億,

但是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讓他佔齊全了。 

 

他去醫院檢查,血粘稠的都抽不出來,

趙之心就勸他多走路,少開車,每天至少6000步。 

後來他把司機開了,車也停在車庫不開了,

每天上下班全都走著,晚上也不出去應酬了,陪著太太走路健身。 

半年後我再見到他時,他血脂也正常了,血壓也控制的很好。 

 

 

1. 建議高血脂患者每天應保持中等強度運動量,

即每天健走3~5千米的運動量,正好6000步左右,

每天堅持,不出半年,你的血脂將大為改觀。

2. 建議平時還要多飲水,特別是早晨起床堅持空腹喝白開水300毫升,

能起到稀釋血液黏度和清洗胃腸道的作用。 

6000步可以降糖, 大量消耗葡萄糖不少。 

 

糖尿病人一旦得病,什麼運動也不敢做了。 

其實,走路也是降血糖的最好辦法,

不僅可以降低血糖,還能減輕患者服藥的劑量。 

許多糖尿病患者就是利用「走路」將自己的糖尿病控制得很好。

實踐證明,經常進行健身走的鍛煉對糖尿病患者有以下益處:

健身走可以減肥。

肥胖是促成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減肥後,體內許多組織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

使胰島素的需要量減少,病情得以控制。 

健身走能大量燃燒血液中的葡萄糖,

加強糖代謝的調節和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從而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健身還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足的發生。 

進行健身走鍛煉時,不僅可以降低血糖,

還可有效地保持下肢的血流量,對雙腳起到了很大的保護作用。

健身走可以增強體質, 改善新陳代謝和心肺功能,以減少心血管的併發症。 

 

如果健身走的同時又想要控制血糖,一定要記住以下五個要點: 

1.增加每一步的步幅。 

走路時要把背、腰挺起來,儘量做到挺胸抬頭,

雙腳十個腳趾朝向行走的方向,每一步都要用腳趾發力,

讓全身的肌肉盡可能地參與進來,要有把人彈起來的感覺。

擺臂幅度要加大,盡力前後直臂擺平。 

 

2. 用力走出每一步。 

經常堅持用走可以預防多種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3. 每天步行時間要固定。

糖尿病患者最佳鍛煉時間為下午3點到晚上9點。 

4. 每天的步頻要固定。 

每次步頻盡可能保持一致,可以小聲地喊「一二一」有節奏地走。 

5. 要持之以恆,但運動量不宜過大、過於勞累。 

 


走路多了也傷身!

一位40歲的女士連續半個月每天走一萬步,

被醫生診斷為 筋膜勞損。 

25歲的年輕小夥每天走一萬步,週末則暴走三萬步,

一個月後,感覺腰部酸痛,直不起腰,

到醫院檢查,發現患了 腰肌勞損。

一位42歲的女士聽說大量走步可將骨刺「磨平」,

每天走三萬步,半個月後不僅膝蓋紅腫,

就連路都走不了,最後坐著輪椅到醫院就診。 

   
那麼,到底走多少步最健康?

6000步較安全「每天一萬步」的口號大家都很熟悉,

但其實,一萬步只是個為了便於大家記憶的虛數。 

我身體好,走個12000步,沒什麼不可以; 

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每天走6000步,就比較安全。  

 

當然,6000步只是推薦值,

你也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負荷。

如果運動後身體雖然會感覺累,但不出現明顯的疼痛、

不適感,而且休息一晚後,感覺神清氣爽,說明運動負荷比較適合自己;  

如果運動後經常感覺很累,體重進行性下降(不是有意降體重的情況下)、

睡眠不好、食慾不佳、不想運動、機能下降等,

甚至影響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學習,

就說明可能出現過度疲勞了,這樣就需要及時調整運動量。  


6000步要一口氣走完!  

但這6000步也不是隨便走走就行的!  

比如,不是說你早上起來十分鐘,下午十分鐘,

晚上再十分鐘,這其中最好有一個連續6000步的過程。 

其實你每天走一萬步,上廁所走幾步,上下樓走幾步,

辦公室裡走幾步,加起來就有4000步,

但是,除去這4000步後的6000步是真正能夠改善大家健康的,

而且這6000步最好一口氣走完。  

只要你一口氣把這6000步走完,你的健康狀況就會有質的改善!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