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晚睡算熬夜?教你摸清睡眠規律,遠離5種健康問題

「熬最晚的夜,敷最貴的面膜」,「熬夜一時爽,一直熬夜一直爽」!這兩句話生動的概括了現今很多年輕人的生活狀態。


熬夜傷身的道理人人都懂,卻總有人喜歡在邊緣試探:工作忙、應酬多,晚上不想睡、早上起不來……越來越多人用透支睡眠的方式,填補白天不夠用的時間,不知不覺間欠下一大筆「睡眠債」。


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你知道它具體會造成哪些危害嗎?我們首先來看一看熬夜的危害有哪些?

肥胖與心血管疾病

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的Kelly Baron等人於2011年發表在《肥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夜貓子比早起的人平均每天多攝入248千卡的熱量。這也許是因為當人們勞累的時候意志力薄弱,而且人們在深夜往往渴望吃不健康的食物。

Advertisements

韓國高麗大學醫學院的Ji Hee Yu等人於2015年發表在《臨床內分泌學與代謝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與早睡早起的同齡人相比,夜貓子型的男性更有可能有糖尿病和肌肉減少症(身體失去肌肉重量的一種疾病)。與早睡早起的同齡人相比,夜貓子型的女性有更多的腹部脂肪,她們患上代謝綜合征的風險也會升高,這就增加了她們患上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猝死

美國西北大學Kristen L. Knutson和英國薩里大學的Malcolm von Schant發現 ,經常熬夜的人與早起的人相比,死亡風險增加了約10%。


Advertisements

研究團隊對「英國生物銀行隊列」中約43萬名年齡在38~73歲之間的男女參與者進行了為期6.5年的追蹤調查。根據問卷調查的回答結果,研究人員將他們劃分為「完全早起型」、「總體上早起型」、「總體上熬夜型」、「完全熬夜型」的4個類型。在隨訪期內,有約1萬人去世。通過對各種類型的去世者與他們的吸煙習慣、肥胖程度、睡眠時間、精神障礙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者發現,與完全早起型的人相比,完全熬夜型的人患病和死亡的風險明顯偏高。

2017年,三位研究「控制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的科學家獲得了當年的諾爾貝醫學獎,而這項價值740萬元人民幣獎金的研究成果就是:不要熬夜!


失眠

人的交感神經應該是夜間休息、白天興奮,這樣才能支持人一天的工作,而熬夜者的交感神經卻是在夜晚興奮。

Advertisements

熬夜後的第二天白天,交感神經就難以充分興奮了,會使人沒有精神、頭昏腦脹、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健忘以及頭暈、頭痛等。

時間長了,還會出現神經衰弱、失眠等更加嚴重的問題。


Advertisements

除了上述之外,熬夜還容易造成脫髮、耳聾、不孕不育、貧血、腸道不健康等多種問題。

那麼,多晚睡算熬夜呢?

目前國際上有兩個公認的調節睡眠的影響因子,一個是生物鐘,另一個是睡眠自我平衡。

我們換個通俗一點的說法就,「要規律」以及「要睡夠」。

生物鐘不規律,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而清醒的時間越長,就越感到疲倦,越需要睡覺。熬夜的危害,就包括睡眠不規律、睡眠不足以及整夜不睡。

所以你如果一直都是凌晨 4 點睡、中午 12 點起,確實並不屬於熬夜的範疇,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發現了新大陸?

沒錯,如果你已經習慣了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慣了 12 點之後才睡,確實都不算熬夜,是「晚睡」、,或者說是「睡眠時相推遲」。你可能這時沾沾自喜一下,但是朋友,你確定,你可以每天都保證同一時間睡同一時間起嗎?

Advertisements

那每天少睡一兩個小時算熬夜嗎?不好意思,算,哪怕你每天都早早上床了。


長期的慢性睡眠不足,比急性的通宵熬夜更嚴重。有研究表明,連續兩星期每天減少睡眠 2 小時和連續 48 小時不睡覺,造成的影響是沒有差別的,都會降低大腦的認知功能,但慢性睡眠不足需要的恢復時間,卻要比通宵更多。

所以,雖然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要每天睡夠 8 小時才算夠,但如果長期睡眠不足,看起來是節省了時間,其實呢,得不償失。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